第251节(1 / 2)

盛世天骄 阿彩 2224 字 10天前

一天之间,边境守将往京城送了七封,全是八百里加急的急信,一封比一封潦草,情况也越来越严峻。

短短一天,边境就损失数万兵马,数十万大军和上万战马三个月的粮草,被一把大火烧成灰烬,边境将领精心设计的防御与进攻阵式,也被敌军提前知晓。

最可怕的是,边境有人叛乱,与敌军里应外合,东林一天之间连失三城不说,北林、西凤和南凉的联军还不肯罢休,继续北上,看那架势似要攻破东林,让东林灭国。

消息传到京城,不仅是皇上,就是文武百官也急得不行,不需要皇上宣诏,看到八百里加急信件进宫的官员,都主动进宫了。

皇上也不瞒着他们,直接将边境的军情,摔在百官面前:“查!给朕查,到底是谁给北林、西凤和南凉送的消息?”

“陈尚书,给朕算一算,我们的粮草还能支撑多久?以最快的速度筹集一批军粮,运往前行。”

“萧尚书,看一看我们还有多少兵马可以用?从哪里调军速度最快?立刻给朕一个明确的数据。”

“王相,拟个人选给朕,看谁去前线最合适。”

“袁相……”

皇上一连下了数个命令,六部尚书与左右丞相皆是一脸严峻,不复平日的轻松,也不像平日那样,凡是皇上的命令,都要反驳一二。

他们半点不打折扣的执行皇上的命令,六部在他们的协调下,高速运转,很快就出了结果,但结果却十分不乐观。

东林国库还算富裕,往年粮草还能有盈余,但这几年收成不好,再加上荣兰今年没有进贡粮草,他们的粮草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皇上,以我们现有的粮草,支撑大军半个月不成问题。”半个月后,他们就得想办法调集粮草了。

“先运过去。”皇上只想先解决燃眉之急,至于后续的事?

文武百官这么多人,还解决不了粮草的问题。

国库没有,四大世家还有,四大世家没有,那些粮商还好,实在不行,就像商人征集粮草。

“皇上,我们现在无兵可用。能用的兵马都在前线,余下的都驻守在边境,北林、西凤和南凉早在之前,就往各边境调派了兵马,边境的兵马不能动。”东林的兵马是四国之最,但再怎么之最,也没有北林三国加起来的兵马多。

三国同时发难,东林的兵马就不够看了,更不用提东林内部还有奸细。

无兵可调,无兵可派,他们便是有再大的本事也不行。

“边境的兵马不动,皇城的兵马有多少可以动?”皇上再不精通政务,当皇帝这么多年也清楚,边境的兵马不能乱动。

动了,那三国定会开战,届时东林就真正是四面楚哥,四面战乱了。

“三万应家军,十万禁军。皇上,禁军不能动。”袁相站出来,回道。

王相适时站出来,推举应颐带援兵前往前线,但是皇上没有应,只叫众人再议。

王相一看就知皇上不舍得派应颐去,也不放心让应颐离京,要知道应颐现在可管着十万禁军,管着京城的安危,管着皇上的安危。

这个当口把应颐调走了,皇上想必会不安吧?

王相也不觉得有什么,当即又提了一个老将,那名老将敢打敢闯,勇猛无比,惯常以少胜多,每每都能在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是那种越是有压力,越是处境危险,越是能打出奇招的人,这种情况最适合他去前线。

皇上没有多想,就同意了。

当即,整个朝廷高速运转,不到两天的时间,户部便把粮草筹集好了,兵部也东抠西抠的,抠出了五万兵马。

有了这五万兵马,前线的危机暂时能解除了。

那老将带着五万兵马出城那日,皇上长长地松了口气。但也只是松了那么一口气,一转头皇上就命刑部查叛乱一事,并重点交待他们,查康王与南凉太子勾结一事。

谁也不是蠢蛋,南凉太子在东林秘密建立的势力,前脚曝光,后脚就有人背叛东林,与他国勾结,此事与南凉无关,与谁有关?

南凉太子这是知道,他埋在东林的大部势力都要废了,在废掉之前,他物尽其用了,借此狠狠的坑东林一笔。

原本,皇上碍于此事与宗室有关,又考虑到谢五爷十有八九,是当年那个孩子,皇上想要低调处理此事,不想……

南凉太子根本不给他机会,这迎头一击打得皇上措手不及,也让皇上气恼不已。

国难当头,皇上也顾不得宗室的面子,更顾不得保全谢五。

当然,只要谢五是他儿子,他怎么也能保住谢五,大不了就让谢五换个身份,以他失散的儿子的名义,光明正大的回来就成了。

皇上把一切都想好了,却低估了南凉的太子狠,也低估了南凉太子在东林的势力。

皇上的命令刚下达,刑部还没有查出个所以然来,东林各地就传来噩耗……

“皇上,不好了,江淮的粮仓被烧了,数百万石粮食化为灰烬。”

“皇上,两广的粮仓也被烧了。”

“皇上,闽粤的粮仓被烧了。”

……

继前线大军的粮草被烧后,又有数十座粮仓被烧,全都是存粮最丰的粮仓出事了。

这些粮仓被烧,别说大军战时的供给,就是将士们正常的粮食供给也不够了。

东林,正式进入缺粮时代。

皇上气得吐血,此时他才明白南凉太子一事,带来的危害有多大,而他放走南凉太子的行为,又有多么愚蠢……

第456章 黑手,北王太腹黑

东林正式进入缺粮状态,也正式进入备战状态,皇上与满朝大臣每天都处在高度紧绷中,生怕又有什么不好的消息传来。

京中的百姓还好,他们只知道急报一封接一封来,许是出事了,但具体出了什么事,却没有人知道,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