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节(1 / 2)

复唐 云长歌 2788 字 25天前

到最后李从嘉顺水推舟就给自己改了名字,唯一比较遗憾的就是李后主的词,大概是不能广传天下了,毕竟他没有亡国,也没有被赐毒酒,真写出那些词来,估计天下人还要怀疑他是不是被权臣控制了!

感慨完之后的李从嘉,转头就开始思考怎么增加粮食产量。

这个是最迫在眉睫的事情,说实话,虽然自从穿过来之后他的生活水平一直都还不错,但是他也知道,汉唐盛世只不过是针对当时整个世界的环境而言,如果真的比拟的话,这个时代比起后世差太多太多了。

至少百姓还是连温饱都无法保证,更不要说挑选食物和服装的权利。

可在这个年代,想要增加产量很不容易,上等田有限,平原上能够开荒的地方基本上都已经派人去,现在唯一土地比较富裕的地方就是南方。

当然这个南方还不包括南周,南周这个地方,李从嘉暂时不想打,缓口气再说。而南周几乎占据了南方平原最多的地区,剩下的地方多山多河。

李从嘉想了想,在这种地方机械农具什么的就别想了,除非他能解决燃料问题,所以他只能往后面的朝代去思考,毕竟在工业革命之前的东西,在技术上复原没什么难度,唯一就是缺乏头脑风暴。

于是李从嘉又进入了疯狂的设计阶段,他将设计的目标定在了明朝,再往后的话,清朝基本上是整个社会文明的一个大退步,就不用去思考,也只有明朝的东西最合适。

而在这之中,李从嘉唯一还得的就是五种“木牛”和“代耕架”,当然还有灌溉农具拨车、风力水车以及谷物脱壳的稻床。

木牛和代耕架都是利用杠杆原理,从现代人的角度去看,这些东西实在是笨拙,然而这些玩意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需要耕牛,尤其是五种木牛都能对应不同的田地情况,山地水田平地,都有应对的方法,代耕架就比这五种木牛还要好用。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这玩意的制作成本虽然不太高,但是很容易坏,变相的就让这东西变的不那么实用。

现在整个大唐还处在一种小农经济的状态,李从嘉就算想要转变也那个机会去推动转变,所以只能思考怎么做的更加结实。

然而想要结实就只能用金属,李从嘉想了想直接将工部的人找来,询问他们能不能制造出坚硬的合金。

只是用金属的话,这个价格就更高,李从嘉将代耕架的图纸给众人,然后转头就找杨新,让他去给自己买地。

杨新知道之后大吃一惊问道:“您……没事儿吧?”

不说皇帝,就说普通的富商买地也是挑着平坦的肥沃的土地买啊,他家陛下这是抽了什么风,要去买山地?而且是一买一大片,这要干啥用?

李从嘉瞪了他一眼:“怎么说话呢?没大没小。”

杨新吐了吐舌头,想了想说道:“我帮您去注意一下吧。”

李从嘉说道:“只要水源充足就行,别的要求不高。”

杨新越想越觉得奇怪,觉得陛下大概脑子坏掉了,于是转头就跑去跟他师父告状。

释雪庭对这事儿倒是无所谓,李从嘉一旦有什么抽风举动,就证明他又有了新的想法,但是这个想法可能还不成熟,或者是他自己都要实验其中的可能性,所以才会弄出这些让人意外的命令。

不过,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释雪庭还是过去找了李从嘉问道:“你又想做什么了?”

李从嘉摸着下巴说道:“我搞出了几种农具,不知道好不好用,想要去实验一下,有些农具适合在山地的,所以就让人去买地了,杨新这臭小子是不是又跟你告状了?”

释雪庭忍不住笑道:“他觉得你去买山地有些奇怪。”

李从嘉哼了一声说道:“此等凡人怎么能体会我的想法?这孩子怎么就是学不会听话呢?”

释雪庭坦然说道:“他要是那种别人说什么都会听的人,你敢用?”

还……真不敢,李从嘉的确需要听话的人,但是更需要的是有脑子,知道提醒上司别犯傻的人,毕竟他有的时候脑子一根筋,想到一方面就不去管另外的方面。

释雪庭没再跟李从嘉讨论杨新,他倒是对李从嘉所说的那些农具很感兴趣,他拿起李从嘉设计的图纸看了一遍之后问道:“真的可以?”

他不是质疑李从嘉,只是觉得奇怪,李从嘉从小就是皇子,之前也没见他鼓捣农具,怎么就能设计出这东西来?

李从嘉感受到释雪庭怀疑的目光,镇定说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之前梦到的,不知道好不好用,也不敢推广,就想自己先试试,你也没做过什么农活,所以我就没想问你。”

这个解释如果给现代人听,就觉得太扯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你就能改进工具?那你一天睡个十二小时,岂不是能上天了?

然而在这个时代,这样的说法是有市场的!释雪庭就信了!

反正李从嘉身上神奇的事情也不止一件,这也不算什么,他只是问道:“想要知道的话,为什么不找有经验的木匠或者农户来看?何必自己试?”

李从嘉解释道:“我要试的不仅是它好不好用,更多的是想要试一试这个能用多久,毕竟就算是好用的工具,如果用的时间不长,那么是推广不出去的,因为普通百姓用不起它,至于那些富户……雇佣人比这个农具还便宜,他们为什么要多花钱呢?”

释雪庭问道:“如果使用时间不够长你要怎么办?”

李从嘉顿时有些为难,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一样东西很好,但是推广不出去,这就很纠结了。

让他说,很简单,用金属啊,木头易腐朽,那就用金属好了,可问题就在于,现在有了炸药,开采原矿石变得十分容易,但是金属冶炼技术却没跟上,或者说金属冶炼技术也不算完全不好用,只是从事这方面的人才太少!

李从嘉就决定在实验改进这些农具的同时,招会冶炼金属的人才,再实验一下用煤和石油哪一个做冶金燃料更加好用。

反正现在的石油从国外弄过来并不贵,留着也是留着,没办法保存,或者说他们并没有保存的条件,能用就用吧。

李从嘉罗列了一下需要的人才,最后决定下道诏书,让有用的人才都过来应聘,毕竟他也是想起一出是一出,万一等他将来需要用到某方面的人才,结果发现没招来,还要现招?麻不麻烦?

至于养这些人的费用,反正他们也不是官,也不会给他们官做,最多扔到学院里去开几个学科,需要花费的钱并不多,李从嘉一个人就完全养得起!

李从嘉这一道诏书下去,也算是在民间激起了千层浪,很多喜欢研究偏门左道的人都喜极而泣,觉得自己有了出头之日,然后相约去长安碰碰运气。

然后刚刚经过一次科举的长安居然又有了科举之前的氛围,唯一不同的就是之前路上都是文人互相行礼打招呼,现在路上都是各种外地人打招呼,并且还伴有你是研究什么的这种问候。

因为这次召集人才的广泛性,李从嘉接到名单之后就发现了各种身怀绝技的人,有唱歌能把鸟引来的,有能在人手掌心上跳舞的,还有能把自己塞进罐子的,更甚至还有人上了供上了一瓶丹药,称其为长生不老丹。

等李从嘉看到那黑漆漆散发着莫名气味的丹丸的时候,整张脸都绿了。

最坑爹的是,他又开始收到了朝臣们的各种劝谏。

作者有话要说:  李从嘉:雪庭,这次来的人什么都有啊,还有一个表演吞香蕉!

释雪庭:吞香蕉?

李从嘉:就是用嘴将香蕉皮完整的剥下来,不损坏香蕉分毫,再吐出来,他们可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