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五章 振勇营(1 / 2)

经过一番分析和商议,刘和最终决定暂时不对袁绍发动最后围剿,想要利用袁绍意图染指长安的心思,逼着袁绍与关中各路势力进行消耗,这样就能替自己节省不少的兵力和时间,从长远来看更加的有利。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以刘和现有的兵力,如果集中全力围攻袁绍,按照郭嘉的推算,长则一年半,短则半年,便可以将袁绍逼进黄河,但上兵伐谋,靠军事手段硬攻从来都是下策,充分利用各路势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不断消耗对手的力量才是上上之策。

袁绍虽然丢了冀州的地盘,又被刘和控制了壶关、天井关、箕关几处咽喉关隘,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袁绍还没有到那一步。虽然袁绍的部队整体战力要低于刘和的部队,但毕竟还有八万之数,如果依托城池进行坚守,也会给刘和的部队造成很大麻烦,最重要的是会给刘和的部队造成重大的伤亡。

虽然打仗总归是要死人,但能够避免的一些伤亡,刘和还是会尽量的避免,他的这种习惯虽然让人觉得有些拖拖拉拉,但却能省下许多条人命。一场两场仗节省下来的人命或许数字不够显眼,但如果每一场仗都能尽量避免造成过多的士兵和百姓死亡,一年一年的积累下来,那就十分可观。

算学大师徐岳在闲暇时候曾经替刘和算过账,从刘和返回幽州以来的七年时间里,因为刘和的干预或者直接插手,至少避免了十万士兵和九十多万百姓的死亡,而这一百万因为刘和而被节省下来的人命,如今正在为幽州、为刘和做着贡献。

刘和给赵云写信,将蓟城方面的意见转述于他。提示赵云不要将袁绍逼迫的太狠,必要的时候可以暂时退回河内,反正进出并州的壶关和天井关如今已经落入己方手中,就算赵云退往河内。日后想要彻底清算袁绍的时候。也不一定非要直接从河内直接发兵河东。

为了不影响赵云的判断,刘和这次没有使用军文。而是以个人书信的形式将蓟城这边对于形势的预判和分析告诉了赵云,等于是默许了赵云可以临机处置,不必严格遵守蓟城的谋划。

除了给赵云写信,刘和还批准了在冀州组建第三营的计划。冀州现有振威和振武两营。每营有两万人马,太史慈统领的振威营移驻并州壶关和天井关,仅剩鲜于辅率领的振武营留守冀州,兵力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所以组建第三营就显得十分迫切。

幽州的五支部队其中骁骑卫和龙虎卫虽然都是单独番号的军级编制,但被刘和冠以“卫”字,主要是因为这两支部队属于机动作战的部队。没有地域方面的限制,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另外三支部队幽燕军、镇北军和度辽军,但从番号就能看出来他们的主要作战方向。

振威和振武两支部队初创的时候,当时冀州名义上还归属于韩馥管理。刘和为了避嫌,所以既没有用“某某”卫,也没有用“某某”军来给这两支部队命名,而是用了相对低调的“营”字。如今冀州需要建立第三支部队,在振威营和振武营没有更名之前,刘和便为这第三营取名为振勇营。

振勇营的编制人数与振威和振武相同,组建完成之后主要驻守于冀州南部的清河郡境内,主要任务就是震慑和防御清河南面的东郡曹军,战时也可以支援青州平原方向的田楷,或者是增援魏郡方面的振武营。

振勇营的番号和编制敲定之后,刘和又为该营的主将、副将和军师人选费了一番功夫。经过慎重考虑,刘和大胆启用了龙虎卫副将孙礼出任振勇营的主将,原来跟随臧洪的谋士陈容担任军师之职,骁骑卫都尉唐猛担任副将。

孙礼“根红苗正”,属于刘和亲自招揽和培养起来的幽州本土将领,对于刘和的忠诚自然是毋庸置疑,他的年纪虽然显得轻了一些,但这些年积累下来的军功却也是十分显赫,足以将他送到主将的位置上。

刘和手下的谋士向来紧缺,因为他的地盘一直在不断的扩张,不少可以担任军师的文士都要主政地方,所以挑来挑去只能落到陈容的头上。陈容既然能在臧洪落难的时候挺身而出,而且想到借助于刘和的力量将臧洪从袁绍手中拯救出来,也就证明他是一个有胆有识而且忠诚可靠之人,因此得到了刘和的赏识和重用。

副将唐猛行伍出身,一直跟着赵云东征西杀,原本在骁骑卫中与乌桓人碾迟虎两个属于“哼哈”二将,这次终于再进一步,从都尉升到了副将的位置。

振勇营的主要人选确定之后,司令署立即给孙礼和唐猛发下调令,同时又向陈容发下聘书。

孙礼刚刚带着在辽东参战的数千龙虎卫步兵返回蓟城休整,得知自己有了新的任命之后,居然跑到公子府上跟刘和耍赖,不肯前往冀州赴任。别人都是抢破头地想要提升,孙礼这个家伙居然因为舍不得离开刘和,所以不愿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