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1 / 2)

藏珠 泊烟 3545 字 28天前

以后的事,她暂时想不了那么多。

堂中,李晔喝了口茶,才提到正题:“昨日在骊山别业,我与郡主一见如故,倾慕非常。今日冒昧登门,除了问候大王王妃,还想询问婚事。约定的婚期将至,若二位尊长没有异议,我回家之后,便让家中着手过六礼之事。”

木诚节夫妇没想到李晔跟女儿已经见过面了。听他话中的意思,两个人都很满意彼此,这无异是锦上添花。木诚节刚要一口应下,崔氏按住他的手臂,开口道:“我听闻李郎君体弱多病,没有功名在身,与你的父兄相去甚远,又避开家中独居。我和大王就这么一个女儿,自然是十分爱重她,不知你凭何承诺可以给她幸福?”

崔氏这话问得直接,甚至有几分为难李晔的意思。可她却偏偏要问,因为想听李晔怎么回答。李晔想了想说道:“实不相瞒,我年少时避居家中是因治病需要静养,现在身子已经大好,却不喜热闹。郡主下嫁给我的确诸多委屈。我虽身无长物,却可以倾我所有,待她如二位爱她之心。”

这天底下最好的爱,便是父母之爱。无私无畏,毫无保留,永远都不会有背叛。李晔的这句承诺,让崔氏十分动容,含笑说道:“那我便放心把女儿交给你了。”

李晔长拜,然后告辞离去。

他走出堂屋,门外的婢女仆妇早就四下逃散,不见踪影。有下人来引他出府,他脸上的笑容慢慢收起,扶着云松上马车,吩咐回李家。他既然要娶她,不管父亲存了什么心思,也得风风光光地操办这场婚事。这些年他不争不抢,该让的都让了,唯独这件事,不能再退让。

云松觉得这次郎君出了趟远门回来,有点怪怪的。不仅认真养起娇贵的牡丹来,居然还亲自跑到别人家中拜访,他平日可是连自己家都甚少回呢。

云松虽然是近身伺候李晔的,可李晔性情孤僻,大多时候喜欢一个人呆着,任凭云松有十个脑袋也猜不透李晔的想法。云松想起一事,说道:“郎君,刚才小的好像看见那位专治小儿科和妇科的莫大夫从府里出来。他那么难请,据说成国公找他看病都得排三个月。怎么云南王本事通天,这么快就排上了。”

李晔没有接话,是他让莫大夫去看诊的,自然要比旁人快。他正好问问莫大夫到底看出了什么名堂,是不是正如他想的那样。

*

晚些时候,木诚节把嘉柔叫到面前:“李晔今日来的事情你应该听说了。这婚事我和你阿娘已经应下,只等李家派人来过六礼,商议婚期。今后你就安心待嫁吧,别再惹事。”

到了这个时候,嘉柔自然不会说不好。她此刻其实还有几分不真实的感觉。好像一直都知道这个结果,但真的要嫁,心情又说不出的复杂。

只要能帮到阿耶就好了。

木诚节向来不知道怎么跟儿女亲近,说完后就打发嘉柔回去了。过两日便是曲江宴,他还得去看看木景清准备得如何了。

今日李晔到府,其实他心里是高兴的。

十年前,李绛虽是赵郡李氏的一房,但家族之中各种势力争斗,他处处受到掣肘。那时,木诚节因册封木景清为世子一事进京,受到了不小的阻扰。幸得李绛仗义相助,二人因此结缘,引为知己。李绛直言所处困境,木诚节便大方与他定下儿女亲事,言明云南王府会全力支持他。

有了这门亲事,加上当时木诚节屡立战功,颇受天子的重视,李绛的官运也亨通起来。

十年之后,李绛已经拜相,李家的权势和资源都集中在他的手上,不再需要外力。而随着天子对藩镇态度的改变,以及在与吐蕃几次战役中的失利,木诚节这个云南王早就没什么分量。与云南王府结亲,甚至意味着要卷入南诏那个烂摊子里头。

李绛之所以没有提出退婚,一则是不能失信于人,二则是当年订立婚约之时,李绛便留了个心眼,许的是最小的儿子。李晔没有官职,对李家来说无关紧要,就算将来南诏发生什么,对李家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李绛却不可能再像十年前一样,对木诚节推心置腹了。

这些木诚节心里很清楚,但他不怪李绛。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自己要全力守护的东西。他坚持婚事,何尝不是有私心?哪怕知道李绛不会帮他,他也需要李家。为了南诏,为了万千百姓,为了家庙里供奉的天子曾赐给先祖的金印。

纵使这条船已经千疮百孔,他也要撑下去。

第22章 第二十一章

李晔回到李家,门房的人对四郎君连日来频繁回府虽感到奇怪,仍然是恭敬地迎了进去。府上似乎有客人,李绛正在见客。李晔便去前院的偏厅里等着。下人送了壶苦茶,上了几碟茶点,知道他喜清静,就退下了。

这偏厅外面的老槐树上有喜鹊在筑巢,叽叽喳喳叫得十分热闹。

他于这个家而言明明是主人,却处处显得格格不入,有些讽刺。

门外响起一阵脚步声,然后有人进来了。李晔辨气味也知道他是谁,只不过依旧低头喝茶,装作咳嗽了两声。

来人在他面前坐下,俊眉修目,跟他长得有几分相像,但眼神却很骄傲。这是他的二兄李昶,年纪轻轻已经是户部的度支员外郎,是裴延龄的得力手下。他暗地做的那些事,李晔一清二楚。压在广陵王那里的弹劾奏章,他也都一一看过。若不是助纣为虐,怎么可能升得这么快?

而广陵王之所以压下不提,并非因为李昶是李家的儿子。李淳不是一个因私废公的人。只因现在时机未到,他要忍。

李昶把玩着手中的茶杯,眼睛也不看李晔:“你最近回家倒是勤快,身子这么弱何必来回奔波?呆在骊山就是了。”

李晔柔和地回道:“云南王到了长安,我与骊珠郡主的婚事需有人出面。特意回家来跟父亲商量。”

李昶看了他一眼:“怎么,你不知道?南诏如今乱成一团,人人都想当云南王。木诚节想攀上我们李家,替他收拾烂摊子,你还敢娶他的女儿?”

“这是父亲早年间定下的婚事,我只是依照婚约,把她娶回来。”李晔淡淡地说道。

李昶却觉得这是他的托词:“若你不想娶,随便寻个由头退婚就是了,木诚节能奈我们何?父亲心中也未必赞成这门婚事,只是当年应下了,不能失信于人。想办法把婚事退了吧。”

他替李晔做了决定,说完之后就站起来,准备离去。李晔忽然说道:“二兄,恕难从命。”

李昶回头看着他,挑了挑眉,仿佛没有听清:“你说什么?”他没有想到这个弃子竟敢违抗自己。他从小就自命不凡,天资聪颖。在李晔出生以前,他一直是长安城里公认的最有才学的世家子弟。

尽管如今李晔已经一文不名,可他对这个异母弟弟的厌恶却丝毫没有减少。李晔差点危及了他在李家和父亲心中的地位。对李家来说,有他李昶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李晔。所以李晔凭什么拒绝?他以为自己是谁?

“我回家之前,已经去见过云南王,口头定下婚事。我回来,是让父亲准备六礼的。”李晔平静地说,“所以婚事退不了。而且这是我的事,请二兄不要插手。”

李昶看着他,富有深意地笑了笑,也没说什么,就负手出去了。他在官场上有个外号叫“笑面虎”,从来不会发怒。但是他这样笑的时候,表明已经惹到他了。那么通常那个人就不会有好下场。

地上树影斑驳,明明酷暑当头,李晔心里却冷如冬月。其实他不用看不上二兄的手段,这个家里的人,哪个不是在算计,包括他自己。不过是群因相同的利益而呆在一个屋檐下的人,根本谈不上亲情。这也是他不喜欢回来的理由之一。

冷漠,自私,虚伪。当年那丫头虽是小小年纪,骂得却是字字珠玑。

过了会儿,下人急匆匆地来请他去李绛的书房,想来李昶已经去过了。李晔走到书房前的长廊,看见一个侧影在转角处消失,大概是父亲刚才所见的客人。

他走进书房,看见父亲端坐在案后,面色凝重地问他:“我只是叫你去代为拜望一下云南王,以尽礼数。谁教你自作主张,把婚事定下了?”

“父亲是打算悔婚吗?”李晔反问道。

李绛沉默。他并没有悔婚的意思,哪怕木诚节如今麻烦缠身,几日前还在舒王府的宴席上得罪了舒王,但这些也不能抹灭自己当初艰难之时,他伸出的援手。李绛本想拖一拖婚事,不想在这个风口浪尖卷进木诚节跟舒王当中去,偏偏李晔打乱了他的计划,让他这个习惯于掌控全局的人,有些恼怒。

“我何时说过要悔婚?只是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如何能自己去开口?”李绛皱眉道。这个儿子他鲜少关心,在他看来,与其关心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倒不如把心思花在另外两个更有出息的儿子身上,为家族带来更大的荣耀和利益。

平素家里的事李晔从不参与,也漠不关心。此番一反常态,对婚事积极起来,李绛也觉得奇怪。

“我见到骊珠郡主,十分喜欢。”李晔拜道,“儿子想履行婚约,娶她为妻。还望父亲成全。”

这么多年,李晔从未这么直白地表露心意。可李绛希望听到的是,他愿意入仕,愿意成为李家的力量,而不是这些无关紧要的儿女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