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崇慕的脸色沉了下来,周琰荣吓得缩回了手,周崇慕又觉得难受,他眼神空洞地看着别处,说:“别去打扰哥哥了,哥哥不喜欢吵闹。”
周崇慕怕把周琰荣留在护国寺,周琰荣总是偷偷跑去陆临面前惹他心烦,第二日回宫的时候便又把他带回了宫中。
有时命运就是如此巧妙,周琰荣当日出宫,原本是背负着许久都不可能再回宫的命运,仅仅一天而已,他就同周崇慕前所未有的亲密起来。甚至他们回到宫中的时候,周琰荣支撑不住睡着了,都是周崇慕亲手将周琰荣抱下车驾。
宫里是什么样的地方,有一点风吹草动都能编排出百八十页的话本来,周崇慕对几个孩子向来冷淡,此刻显现出的一丝宠爱,就格外突兀了。
更何况几个孩子都非嫡出,年纪差的也并不是很大,周崇慕从未提过立储之事,可有儿子的嫔妃都惦记着,没有儿子的嫔妃也在惦记着周崇慕哪一日能再赏她们个龙种。
宫中的风向开始飘忽不定起来,周崇慕自然也知道这些,他如今已经懂得君王理应克制,更不该明显地将自己的喜好加在孩子身上,免得让孩子背负无端风险。
更何况,这些宫妃臣子想得也太远了些,孩子还未曾开蒙,天资禀赋都尚未显现,谈什么立储之事。
周崇慕对周琰荣的喜爱仿佛一阵风,轻轻拂过就再没有任何动静,他又恢复了先前的冷淡,再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对于周琰荣的偏爱。
只是这样一来,周崇慕就许久未曾去过护国寺,他像是做过亏心事后被拆穿的负心薄情郎,无颜面对爱人。
周崇慕不来,陆临对此也并没有任何别的想法。
最先开始的那段时间,陆临刚从宫里出来,身上的伤还没好透,郑浮风每每为他换药疗伤之时,他都会不可避免的想起周崇慕,想起他们在宫中的那些日子。
那时陆临发现,自己已经不再会想起他们小时候的事情,所想起来的都是他们互相的伤害和折磨,他知道自己对周崇慕旧情已了,再没有任何过去的旧情可以念了。
因为远离了周崇慕,也远离了带给他痛苦和伤痕的皇宫,陆临在山间古寺里终于卸下心防,他每日吃斋念佛,克制了自己不死不休的戾气,却仍然保留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心性。
陆临的心境格外平和,一开始周崇慕来他门前站着的时候,他一直克制着自己的情绪,暗示自己不要去理会他,狠心一点。到了后来,时间一长,陆临就只把他当成门前的一棵树,愿意站多久就站多久。
这让他有些感伤。
毕竟他活了这二十几年,唯独爱过这一个人,他人生前二十年,为了他筹谋策划,为了他出生入死,为了他甘为人下,也为了他变得不再像自己。这样掏心掏肺地爱过一个人,突然由自己斩断这份感情,就像是将自己的皮肉剥离一样,很痛,很残忍。
但时间久了,新长出来的皮肉已经覆盖了曾经溃烂的皮肤,他整个人又焕然一新。
他已经为爱吃过足够多的苦头,也知道自己虽然反复告诉自己,要绝情要狠心,却难免被外物所打动,故而便要让自己的眼睛长长久久地瞎着,这是他给自己的提醒。只有一直疼着痛着,才能提醒自己永远也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
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秋天,孙矩同陆临打趣,说陆临虽然在寺里吃斋念佛,看着倒是比从前要健康一些,脸色也有了红润。
秋高气爽,陆临心情不错,也同孙矩玩笑,说是眼下到了贴秋膘的时节,自己也能感觉到略胖了些。
陆临说这话的确是在玩笑了,他们在佛寺里,尽管住持早就同寺里众人叮嘱过,后院的贵人身体不好,少不得荤腥调理身体,算不得违反寺规。但毕竟是寄人篱下,陆临只当是客气之言,一直谨遵寺里的规矩,晨钟暮鼓,未曾中断。
郑浮风原先跟着陆临一同住在寺里,后来陆临身体好些了,又不耐烦他时不时就要劝自己治一治眼睛,便让郑浮风每隔三五日再来一回。
这一日郑浮风又来了,快到中秋,郑浮风手中带了些吃食,同陆临说是京城最著名的平香斋的月饼,城里人人排队买,他便也跟着买了一包带来给陆临尝个鲜。
陆临眼睛不好,活动范围也仅限于在山上这一片区域,再向远处便不行了,故而从未下山过。
陆临笑了笑,道:“郑太医客气了,孙矩,既然是郑太医的心意,你拆开给大家都尝尝,别忘了给郑太医留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