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九月,虎狼之心的董卓便废了少帝刘辨,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手中有了傀儡小皇帝,,董卓把持朝政独揽大权,一时是风光无限,但是,却只是表象而已,士人们辞官还乡,或是直接出逃,董卓的士兵奸淫掳掠无所不干,一时间,洛阳城内外一片恐慌。
荀彧便是这弃官回乡的士人之一,但是,颍川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极易被战时祸及,天下已是大乱之相,怕是连这里也不得长久居住,因此,在同郡冀州牧韩馥派人来接之时,荀彧便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
董卓入京废少帝之时,袁绍便一直反对,后献帝立,他便私自逃至冀州,“四世三公”的名头不是说说而已,袁家门生遍布天下,是以很快在冀州稳住了脚跟,联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但是,荀彧看得明白,这所谓十八路诸侯不过是各怀心思,实际毫无信任可言。
“四世三公”名头虽响,但终究不是明主,思虑了一番,将现如今的请示推敲无数遍,荀彧终是决定,要前去投奔曹操。
此次再回颍川,除了访友,荀彧还有着同好友一同前去的打算,志才大智,若是能够在这乱世中彰显,何愁天下不定?
荀彧的想法戏志才心中清楚,但是,却没有答应的意思,曹孟德虽是一心讨伐董卓,但是如今讨伐董卓的联军已经撤离,各路诸侯各怀心思,文若心怀汉室,怕是要失望了,接下来的事情,尚未可知啊!
见戏志才没有要出去的意思,荀彧话题一转便到了刚才见到的青年身上,好友自有想法,他不过是提个建议,即是不愿,那便无需再提。
“不知刚才那小友有何过人之处,竟让眼界不凡的志才带至府中招待?”
戏志才和荀彧对视一眼,笑道,“锦书之才,非三言两语便可道尽,若是不急,便去锦书那儿一试?”
荀彧自是求之不得,将杯中酒酿一饮而尽,便催着戏志才出去。
毫不知情的顾祁坐在树下石桌上发呆,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他先前的一通卖弄竟让戏志才把他当成了饱学之士,怎么可能,琴棋书画诗酒茶什么的他还能说上两句,但凡能和政事粘上边的,他是一窍不通,又怎么能和他们谈论一二,这不是难为人吗?
还好,正计划着自己未来的顾祁对接下来的修罗场尚不知情,不然,怕是连还人情都顾不得便直接遁走了。
大致将先前和顾祁的交谈说了一下,走到顾祁附近之时,戏志才又赞了一句,“锦书风采卓然,才智不在文若之下……”
看着戏志才将自己一通夸赞,更恐怖的是荀彧眼中的期待越来越盛,顾祁僵硬的起身见礼,有种天要亡我的不祥预感!
“顾氏族地距颍川甚远,锦书怎会到此?”
终于想起来还未问这“惊才艳艳”的小友到这儿是为了什么,家人仆从又在何地,戏志才待三人坐定之后便将疑问问了出来,扬州如今还未乱,不像这中原,处处烽火硝烟,不在扬州境内安稳度日,跑到中原来却是为何?
同时,意识到自己如今还是黑户的顾祁心中更是一阵狂风暴雨,顾氏?那是什么?
难不成……先生以为自己是那什么顾氏的子弟,所以才对自己施以援手?
怎么解释自己的来历,在线等,挺急的!!
作者有话要说: 野史有说戏志才名忠,字志才。
西汉末年王莽实施”二名之禁”有关,名为二字的都是贱命,戏志才和荀彧交好,荀氏是颍川大族,且那时对门第非常看重,若是名为戏志才有些牵强,所以便取野史戏忠之名。
诸侯联盟讨伐董卓,三国志中是十四路诸侯,也有说是十三路,但是《三国演义》中是十八路,这里便用的十八路诸侯。
现在的时间点是中平二年,十八路诸侯联盟要散,董卓即将带着小皇帝前往长安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