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场 意外的冷遇()(1 / 2)

人家希杰公司当然没必要浪费时间,手中握有的本土大制作都排不过来,一亿韩元的成本,在他们的眼中就是笑话?他们不是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而是根本没有这个必要冒险。

这个结果李小乐也不感到意外,他没有纠缠,那也是浪费时间,这些大公司都是用鼻孔看人的主儿,李小乐接着开始尝试着联系那些中小型院线,他们之中有些负担不起太多的大片拷贝,所以会上映一些素质高的艺术片,以及题材另类的针对非大众群体的影片。

虽然这些电影不是主流,但是也有相当固定的观众群体,在小规模放映之类,单块银幕的收益不会比商业大制作差太多。

可接到李小乐的电话之后,那些院线的负责人,也觉得李小乐这个大学生在胡来,不过他们倒是不同于希杰那样直接在电话里拒绝,心态是“反正也不忙,就当是回家无聊多看一部电视剧”之类的,让李小乐把影片视频传过来看看。

所以几天之前,李小乐就把加密的《色既是空》的数据,先后发给永乐,顺天,等几家公司,不过结果却依然让人失望,他们的回答是“这部电影还可以,但是这里不是美国,这种青春性喜剧里面低俗的笑料太多,在保守的韩国看来不会有市场。”似乎他们认为涉及到“性”这个字眼,只有金基德那样的唯美风格才有档次上得了的院线去反映。

这下李小乐彻底郁闷了,无论他在电话里怎么推销《色既是空》,说这电影是针对学生市场,韩国电影市场二十五岁以下群体的市场有巨大的潜力,完全可以通过这部电影去开发等等,对方依然是毫无兴趣。

李小乐其实心里也明白,亚洲电影市场正处于初级阶段,除印度之外,本土电影在美国电影强势打压下几乎是百分90上映都是亏本的,中国是在2002年因为大师张一谋的《英雄》开天辟地地扭转了中国商业电影的颓势。

而韩国则更早一些,99年大导演姜帝圭《生死谍变》横空出世创开韩国电影的商业时代序幕,现在的2001年,院线经理们心态还处于谨慎期,甚至有人坚持偷偷放映超过政策规定数额的美国电影,以增加院线的上座率,现在他们对一部影兴会的学生扶助电影不屑一顾,也就不出奇了。

所以李小乐再努力推销也是无用功,他总不能拉着对方的经理说:“尝试一下大哥,这电影未来有4百万观影人次~!咱们一起发财~!”那人家还不把他当神经病才怪。

李小乐最后只能无奈妥协了,把电影彻底交给了金南来去院线来推广,照理说金南在电影圈的朋友非常之多,可院线购片经理有他们的制度,如果购买拷贝达到不了一定的利润他们会扣罚奖金,严重地甚至会降级,这个制度就是为了避免在购片环节中出现的**现象,所以在这方面也没什么人情可走。

金南亲身跑了首尔的几家大院线,得到结果倒是李小乐打电话效果好得多,有一半的购片经理都是同意购买拷贝上映《色既是空》,可让李小乐觉得无奈的是,对方都表示未来的两个月的暑期档期满了,最快只能安排在9月份左右上映。

李小乐当然是希望《色既是空》赶在下个月的暑期档上映,以得到年轻观众的支持,而暑期偏偏是全球电影市场最繁荣的一个季节,一般在这个时候都是超级大片扎堆季节,一个简单数据就可以说明这个现象,在暑期档之前北美周票房冠军都是二千到三千票房左右,一到暑期档第一周,那票房过一亿恨不得都只能排到第三名,就算只有几天之隔,也是天壤云泥之别的差距,各大电影公司都盯着暑期档这块巨大的蛋糕。

像是韩国去年的暑期档,同时就有好莱坞顶级制作《碟中谍2》《角斗士》与本土超级大片《共同警备区jsa》三部大片展开激烈争斗,最终这三部影片也成为年底票房的前三名。

那些院线经理看着影兴会的面子,还算完整的把《色既是空》看下来,虽然觉得其中有些桥段让他们感觉低俗恶心,(更新最快)可以纯电影叙述的角度来说并不太差,预计上映有个五亿的票房是没问题的,成本应该收的回来。

可这如果在暑期档就很难了,因为人家院线根本就不会上你的片子的,你的《色既是空》就算水平还可以个,可能跟好莱坞大片比吗?

何况之前还有张东健主演的大片《朋友》宣传攻势铺天盖地而来,持续热映中,本土片观众群也不会集中到这部学生电影上。

想一想,谁会愿意相信他李小乐而不是张东健呢?就算李小乐知道《色既是空》上映在韩国的票房要比《角斗士》和《碟中谍2》加起来还多,可谁又能预见到呢?<>

看着李小乐来回的走动起来,雷婷看在眼里,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用手指灵巧地敲击键盘联通了蓝牙信号,屏幕上出现了办公室了监视器的镜头。

“别晃了,自己来看。”雷婷道,冷漠的语调把他拉回现实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