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节(1 / 2)

春秋小吏 长生千叶 2981 字 2天前

姬林扫了一眼在场的士大夫们,说:“寡人今日招各位士大夫们廷议,不是来听你们声讨这个,声讨那个的,如今公子冯投敌,淮夷更是烧毁了我军在薛国的粮草,该当如何,各位卿大夫有没有什么看法。”

他这么一说,众人立刻消停下来,全都沉默了,你看我我看你,眼观鼻鼻观心,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洛师的军队本想收揽容居,容居了解淮夷的地形,还和淮夷的首领有一些交情,如此一来便可以趁机烧毁淮夷的粮草,让他们自断后路。

哪里成想,容居就要成功之时,公子冯突然反叛,背信天子,投奔了淮夷,瞬间将容居给出卖了去,不只是烧不掉淮夷的粮草,反而让公子冯带领着淮夷人,烧掉了他们在薛国的粮草。

从洛师到薛国,是从中心地带蔓延到东面的一条战线,战线不短,一旦战线拉的长,辎重就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没有辎重补给,如何能维持前线士兵的日常开销?

公子冯带领的粮草队伍,已经白白送给淮夷人一批粮草,而公子冯投靠淮夷之后,因为了解薛国的内部情况,竟然还带着淮夷人烧毁了一批粮草,如此一来,他们的粮草自然所剩不多。

没有了打仗的后援支持,拿什么打仗?

众人谁也不敢说话,孔父嘉的嗓音沙哑,说:“我宋国的粮草辎重倒还有一些,只是……不是卑将吝啬,不肯支援天子,只是这些粮草辎重也不够我宋国兵马再加上虎贲大军的,恐怕……”

孔父嘉带了粮草来,他说的是实话,他的粮草不够宋国和虎贲军一起吃的,也就是说,天子的虎贲军很快就将面临粮绝的状态,就算人能挨饿,但是马匹也不能挨饿。

姬林的脸色非常难看,看向一言不发的祁律,说:“祁太傅觉得,眼下情势,该当如何是好?”

祁律眯了眯眼睛,最终拱手说:“天子,如今淮夷人占进地利,我军又丧失大批粮草,倘或仍旧驻兵不退,只会有一个结果……”

众人便听祁律的声音十分冷淡,说:“那便是被淮夷军全歼。”

他这么说着,众人立刻哗然起来:“太傅怎么能助长他人威严?”

“是啊,太傅这样说不妥!”

“太傅说的有道理啊,虽然不中听,但若是天子再留在薛国不撤兵,等到粮绝之后,只能被淮夷全歼啊!”

“无错,天子,撤兵罢!”

“是啊,恳请天子撤兵!”

“恳请天子撤兵——”

“恳请天子撤兵——”

虽然起初有很多反对祁律的声音,但渐渐的,还是撤兵的声音占据了高峰,一时间殿中回荡着恳请天子撤兵的山呼声。

这个时候撤兵离开薛国,虽然面子上不好看,但不会有太多的损失,损失最多的就是宋国,和洛师没什么干系。

如果这时候强硬的撑下去,洛师的粮草还没有送过来支援,虎贲军很可能已经被淮夷打得落花流水了。

天子额角青筋直蹦,眯着眼睛,阴沉了好长一段时间,就在众人怀疑天子或许已然睡着的时候,天子采用沙哑的声音说:“传寡人诏令……撤兵。”

“报——!!”

淮夷的军营中,一个士兵快速冲进幕府主帐,欣喜的大喊着:“我王!周人天子决定撤兵了!”

公子冯刚刚投降了淮夷人,为了表达诚意,不只是出卖了容居,而且还带领淮夷的军队,连夜偷袭了薛国边境的粮草仓库,淮夷人将粮草能搬的都搬走,不能搬走的便一把火全都烧干净。

天亮之时他们才从薛国的边境抢掠回来,正在大肆庆功,这个时候便听到士兵来报,周人的天子屈辱撤兵了!

“哈哈哈!”淮夷首领大笑起来,说:“爽快!!太爽快了!没想到周人的天子这么胆小怕事,如此竟然便撤兵了?我还以为周人的天子,有甚么三头六臂呢!”

公子冯身为这次的功臣,稳稳当当的坐在席上,端起耳杯来,悠闲的呷了一口酒水,随即慢条条的将酒水放在案几上,淡淡的说:“周人的天子不是胆小怕事,而是权衡了利弊。”

淮夷首领说:“这话怎讲?”

公子冯轻笑一声,说:“大王试想想看,咱们这里的地形复杂,丛林遍布,周人的天子如何能将虎贲军送到丛林里来?以前他们还仗着有一个容相,而如今容居已经成为了大王的阶下囚,没有了向导,虎贲军再厉害,也不敢闯虎穴不是么?”

淮夷首领点头,说:“没错,是这个道理!”

公子冯又说:“再者,冯请大王袭击薛国边邑的粮仓,并非因着好顽,他们刚刚受到容居被俘虏的重创,接着又听说了边邑粮仓被烧毁的消息,可谓是接二连三的重创,在这样一没向导,二没粮草,三没军心的情况下,周人还怎么和我王抗衡?自然要撤兵,撤兵是他们保存脸面,最好的法子。”

淮夷首领听罢了,连连抚掌说:“果然果然,宋公子深不可测,我就纳闷了,你老子死的时候,为何要将宋国的国君之位传给那个自负傲慢的小白脸,反而不舍得将国君之位传给宋公子?是了,怕是那小白脸才是你老子的亲生儿子罢!”

公子冯表情淡淡的,听到淮夷首领调侃自己的父亲,一点子也没有生气的模样,说:“是啊,冯也很想知道,为何君父偏心如斯,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冯马上便要登上宋公的宝座了。”

淮夷首领举起酒杯,说:“那我先提前敬宋公了!”

公子冯却说:“大王不忙敬酒。”

淮夷首领奇怪说:“为何?”

公子冯说:“因为这一场战役,大王还没有赢得彻底。”

淮夷首领奇怪的说:“哦?宋公子还有什么妙计?”

公子冯的唇角轻轻一挑,露出一个狰狞的笑容,说:“大王难道没听见么?周人的天子要撤兵了……周人的天子已经被吓坏,准备撤并逃走,这可是一个最佳的乘胜追击时机。大王试想想看,如果周人的天子退兵成功,那天子只是丧失了一些脸面和粮草罢了,他依旧是周人的天子,不是么?”

淮夷首领眯了眯眼睛,说:“宋公子的意思是……?”

公子冯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淡淡的说:“大王或许听说过,楚人之所以可以和周人分庭抗礼,是因着楚国淹死过一位周天子。”

在春秋时期,周天子是王,分封了很多诸侯,各地的诸侯都在周天子的管辖范围之内。诸侯们群雄并起,很多诸侯的实力强大到已经超越了天子,不受管教,但是他们明面上都很注重礼仪,到了战国之时,这些诸侯才开始“顺应天意”,纷纷称王。

春秋时期最大的霸主齐桓公虽然称霸一方,威严比过郑伯寤生,但是他没有称王,而是称霸,并且一生履行着“尊王攘夷”的理念,可见在这个春秋年代,想要打破礼仪和传统是绝不可能的事情,但凡有一个人敢在明面上不尊重天子,便会成为其他诸侯合力声讨的突破口,没人会做这个傻子。

但楚国不同,楚国和周天子分庭抗礼,自称为王,周天子不是没有派兵镇压过,但是都失败了。

楚国与周天子最著名的事件,必然是周昭王时期,周昭王亲征伐楚,最后“团灭”,本人更是死于汉水的事情。

这件事情可谓是轰动一时,也给后来的周天子们留下了警戒之心,不会那么轻易的和楚国过不去。

公子冯晃着酒杯,幽幽的说:“楚国之所以可以称王,是因为汉水淹死过一位周天子,大王想要稳坐王座,也需要效仿一二,如今这个淹死周天子的机会,便在您的眼前了。”

淮夷首领听闻,眯起眼目,一股子狠劲儿突然福浮现在脸上,公子冯说进了他的心坎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