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各大报纸纷纷刊登了昨天播放的《舌尖上的华夏》信息。
《舌尖上的华夏——纪录片的春天来了!》
《周三平做出品人——你所不知道的舌尖》
《全世界同时播放舌尖——二百二十个国家和地区同播》
《厨师们集体猛赞舌尖——千百年来最接地气的厨艺和人文》
《华夏百个卫星电视同播舌尖》
《舌尖收视率大猜测——几亿的观看人次?》
《史上观看人数最多的美食纪录片!》
除了这些,连周三平、严肃等人发在论坛上的帖子也被人置顶了,人们纷纷猜测苏冬到底是谁,为何称呼如此多,却又见不到他本人。
网上虽然有着搜索苏冬的声音,报纸和电视等地方,确实一点动静都没有,不知道苏冬是谁的无法找到他,知道苏冬的却不能将他的信息透漏出来。即使是华夏大学的学生,也都不认为此苏冬是彼苏冬。
九点的时候,苏冬收到了《舌尖上的华夏》第一集的两次报表,一次是八点的,一次是九点重播的。
数据显示第一次播出,一共有7.8亿人次观看,其中华夏有6.1亿人次,他国有1.7亿人次。
第二次播出,华夏一共有5.5亿人次看重播,掉了六千万人次,不过他国的就变了,不减反增,变成了3.8亿人次观看,总观看人次9.1亿。打破了央视春晚的收视人数。
对于人次如此多,苏冬一点也不意外,全世界播出可是又花了他将近一百亿华夏币的,要是不能打破春晚的收视人数,那这钱可是花的不值钱了。
当天晚上,舌尖开始播放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华夏,燕京,一个女孩子挽着自己的母亲,撒娇道:“妈,换八套啊!这个点不是放电视剧呢么?”
“八套和这个一样,看这个吧,听你爸说,里面是介绍如何做饭的,我学学,好给你做好吃的”
“哦,那也行,不过你可得认真学啊!不然再做出以前的饭菜质量的话,我可是禁止你再下厨了”
“放心吧,你老爸介绍的还能错,他可是行政总厨”
华夏,魔都,一个女子挽着自己丈夫的胳膊,不依道:“老公,战争电视剧就别看了,换爱情电影吧!”
“老婆,你想看也看不到了,今天通知,两百个台全部播放一个美食纪录片”
“真的假的?两百个台播放一个纪录片?谁那么大能耐?”
“不知道,不过阿拉上午在网上看到了几张图片,看上去确实好”
“哦,那看看吧”
华夏,东北,“妈,爸,快来,《舌尖上的华夏》要开播了,马上就八点了”
“来啦来啦,来,就着花生豆,边吃边看,我也得学几手,别天天小鸡炖蘑菇的,让人知道知道,我也是能做川菜的”
华夏,香江,“哎呦!你们倒是快点走啊!马上八点了,《舌尖》马上开播了,这回去的话,开头都错过了”
“爸妈,别走了,到家了也得八点十分了,就这看吧,这大屏幕上据说晚上八点播放《舌尖》”
“真的?你就这看了,少了个开头,我可看不下去的”
法兰西,巴黎,“快坐,快坐,华夏的《舌尖》马上开播了,别挡着屏幕”
“ok,ok,边吃边看,配着这图片,宝宝的厌食症都好了不少了”
……
同样的场景发生在东北雪原,西北大漠、东南沿海,西南山川,发生在世界各国各地。
《舌尖上的华夏》的第二集和第一集可是不一样。
第一集播放的时候,《舌尖》没有经过任何的预热和宣传,就这么直接了当、明明白白的、粗鲁的摆到平屏幕上,好看你就看,不好看你就换台。
第二集播放之前,《舌尖上的华夏》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口碑,网上的各种讨论,报纸上的各种报道,洋洋洒洒的写下那些观看之人的心路历程。
这些全都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当天的话题中,百分之九十都是围着《设计》打转,是以《舌尖》第二集播放的时候,收视率一路飙升。
央视导播室,林山福一众人等再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