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喜上加喜(1 / 2)

生财娘子 扬帆 2025 字 13小时前

这些天京都的百姓很热闹,街头巷尾都在讨论着一件大事,那就是一向被当成少女梦中情人的六皇子居然要成亲了,而且成亲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之前被六皇子退婚的柳家的嫡长女柳嫣嫣。

消息一出来,京都的无数少女为之心碎,无数个少妇也长吁短叹,悔恨自己身不逢时,当初成亲的太早。

而茶楼、酒馆里的客人也多了一个话题,因此而津津乐道。

大渝国的皇宫里,皇帝司徒复山也为之欣喜,他为两件事情而高兴:一是自己最头疼的六皇子的婚事终于解决了,二是自己最欣赏的臣子终于顺利成为了自己的左膀右臂,两件事情一前一后出现,正可谓是喜上加喜。

司徒玉打光棍这么多年,司徒复山一直为他着急,有时候还有些怀疑自己儿子真的就是个断袖,如今儿子终于想通了,迎娶的还是自己看中的那个姑娘,总算没有白费他的一番心血。

这个儿子呀,确实是有几分才干,但母妃的出身不好,一直是他的软肋。

如今迎娶了柳氏的嫡女,也算是为他添加了一道助力,但愿这个儿子能如自己所愿,成为自己可以仰仗的力量。

陈锦鲲从大靖国回来之后,在家里面养病休养了半个来月,等他朝气蓬勃、生龙活虎的重新出现在大渝国的朝廷之上,已经被万人景仰,就连以前对他轻视的那些出身士家大族的官员也得尊称他一声“右相”。

正所谓少年得志,陈锦鲲才二十不到就已经成为了当朝丞相,这在大渝国的历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朝廷上的那些官员都是一些风吹两边倒的墙头草,当初陈锦鲲跟陛下打赌被朝中的官员一致奚落之时,不少的人选择了明哲保身,或是躲在一边偷偷看陈锦鲲的笑话,可是当陈锦鲲顺顺利利的带来了三千万两银子,还跟大靖国修好,谈成了促进两国通商的协定,让大靖国同意开放更多的边境,这可真是一件前无古人的功迹。

扩大边境,加强经商,或许一般的小老百姓没有感觉,但是只要想一想大靖国拥有三座数量巨大的金矿,如果用这些黄金购买大渝国的物品,不但可以让国库充盈,还可以让大渝国的百姓赚到更多的钱,不愁吃不饱饭,这可是于国于民都有好处的大喜事。

以前大渝国也曾经跟大靖国的皇帝提出过这样的要求,但是腰包鼓鼓的大靖国并不在乎大渝国的想法,在他们国家看来,北方盛产马匹和兵器,以及兽皮的野丘国,还有东边对自己毕恭毕敬的布依国,都是很好的交易对象,没必要特意扩大跟大渝国的商业来往。

但是这一回陈锦鲲出使大靖国不一样,他拿捏到大靖国的把柄,虽说柳坤是私自作主跟布依国的奸细来往,但谁知道始作俑者究竟是谁,如果没有人的支持,只怕柳坤这个奸臣也不敢这样大胆。

大靖国的皇帝不想此事闹大,便乖乖花三千万两银子做了一桩亏本买卖,同时也答应开放更多的边境,反正跟哪个国家做生意都是花钱,何不花钱图个安心省事。

所以,陈锦鲲顺利的为自己国家凑到了军费,又给司徒复山带来了这样天大的好消息。

对于陈锦鲲出任右相,有人欢喜有人忧。

站在耶律旭阳那一边的官员,有不少都是平民出身的,耶律旭阳自从十余年前被人陷害,行事作风低调不少,有些事情不敢出头。

而由耶律旭阳一手调教出来的陈锦鲲不同,做事果敢又雷厉风行,很有耶律大人当年的影子,而且陈锦鲲的许多政治主张都是打击士族大家的,很让那些没有背景的官员心中爽快。

而另一方面,以五皇子司徒严为首的士家大族的官员,都对陈锦鲲的升迁不满。

他们能够入朝为官,都是靠着祖宗上辈子积福,一个小小的书生,只是学问做得好就要跟他们平起平坐,换作是谁都不乐意。

特别是这个陈锦鲲老是爱跟他们这些士家出身的官员作对,更让他们对陈锦鲲这个人恨之入骨,可惜上次好几波人集体上表都没能把他弄下台,如今又让他混到右相这个位置上,只怕又有不少的朝中官员日子不好过了。

在皇帝的御书房里,五皇子司徒严和六皇子司徒玉各自端坐在司徒复山的两侧。

司徒复山在经过太子一事之后,对未来的国之储君要求更加的严格,司徒严和司徒玉是他目前最为看重的两个皇子,未来的太子很有可能是在他们二人之中选出一位,而对两位皇子的教导和考核,司徒复山从来没有停止过。

“严儿,玉儿,你们之前作的两篇赋文各有千秋,一个主张以律治国,一个讲究以民为本,都是治国的良策。若是你们真能够做到,倒真是替父皇解决一桩难事。”司徒复山看着两位皇子几天前写下的考题答案,脸上表情甚感欣慰。

要说心里话,司徒复山对司徒严更看重一点,因为这个儿子虽然从小没有养在身边,却没有被养残,长在军中反而磨砺了他的性子,至少在几个儿子当中算是文武双全的。

可惜他也是士家大族出身,母族又是军中重臣,难保将来上台不把自己原先主张的压制士家大族的政治策略给推翻,再加上司徒严也算是军中的老油子,阳奉阴违、溜须拍马那一套没少学,甚至还经常用到自己的身上,所以司徒复山对这个儿子还有所保留。

而要说真心喜爱,自然是长相出众的司徒玉更讨司徒复山的欢心。

虽然司徒玉的母妃身份卑微,但是其母妃温婉的性子一直让司徒复山记忆犹新,爱屋及乌,让司徒复山更添了几分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