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一血染南京之绝地大撤离(七)(2 / 2)

我无奈道:“这也是无奈之举,军队想要贪污腐败,那基本上都是从军法和军需这两块入手,我作为师长事务繁忙,不能总是盯着,手下的人也都各有各的事情,要是把这两块交给别人管理,那还真的可能弄出什么大事件来,尤其是军法处这样一个容易得罪人的职位,过去只能把这个职位交给德国顾问,他们不怕得罪人,但是我总需要一个可以长期担任这个职位的自己人,现在终于找到了合适的人选,山令兄,有没有兴趣?”

肖山令将军笑了笑:“云海兄弟就这样信任我不会同流合污?”

我点头笑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欧阳云海相信的人就一定会用。”

肖山令将军大笑三声:“好!带我们撤离南京,我就向委座申请担任这个职位,以后,就跟云海兄弟后面混了!云海兄弟可是仕途畅通,跟在云海兄弟后面,再不济也能混个二级上将吧?”

我大为欣喜:“好!有山令兄的加盟,一百师必将更上一层楼!”

正高兴间,一名士兵走了出来:“司令,支队长,第一支队和第四支队抵达了!”

我点头:“山令兄,撤退计划启动!一寸光阴一寸金啊,现在是时间可是最重要的!不能耽误啊!这好歹还有三万人啊!”

肖山令将军点头:“明白!三个小时内一定全部转移走!我马上发电报通知对岸守军,接应我们,据说对岸守军已经和倭寇的一只什么国崎支队交上火了,国崎支队似乎是想突破浦口,吃掉我们,不过委座早就命令部队死守,绝不让倭寇通过,但是倭寇攻势很猛,我们要早作准备。”

我说道:“事不宜迟,立刻安排部队登船过江!山令兄,你整合一下第五支队,守住下关,协助各部队,和我一起最后撤退。”第五支队本就是要用在这个方面的,只是当时我想的是白天守不住南京的时候强行撤退所用,不过现在情况还好,夜晚趁着夜色突破这里,那么第五支队无论如何都要最后撤退,否则何以服众?

第一支队叶肇将军部和第四支队王敬久将军所不撤退速度最快,已经全部赶到了下关,我与他们匆匆会面之后就安排他们去乘船渡江,士兵在前,军官在后,一律按照此规律执行;随后第三支队邱清泉将军所部感到,匆匆会面之后,我也安排他们去码头乘船渡江,接着邓龙光将军所部赶到,他说他们埋下了双倍的炸药,有些耗费时间,所以来晚了。

对此我哭笑不得,只好安排他们尽快登陆离开,至此,主力部队全部抵达,开始登陆离开下关登陆对岸,抵达对岸之后,我们就会前往武汉,目前的战时首都,我们会在那里整顿兵马,重组一百师,随时准备和倭寇展开再一轮的血战。

两个多小时过去,最后一批士兵登船完毕,向对岸驶去,我和肖山令将军也带着最后的护卫登上了一艘船只,向着对岸的浦口方向驶去。

“司令,这场大会战,应该结束了吧?打了四个月了,从上海打到南京,也该结束了吧?”肖山令将军看着渐渐远去的南京,淡淡的问道。

我也看着渐渐远去的南京,说道:“是的,结束了,四个月吧,打了四个月,终于结束了,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个开始。”

肖山令将军点点头,接着问道:“那我们是胜了,还是败了呢?”

我无奈的笑了笑:“怎么说呢,我们应该是败了,七十多万大军和倭寇的三十多万军队对抗,也没能阻止他们占领南京,我们是失败了;上海之役我们战死了二十一万人,国防线之役我们战死了八万余人,此次的南京之役我们又战死了五万余人,加在一起,有三十五万吧!三十五万精锐啊!血洒疆场,不过我们也干掉了差不多十五万左右的倭寇,算是二比一的伤亡比吧!

这比起来事先国防部做的推演伤亡比五比一来看,我们在战术上的执行是要优秀了许多的,后期的战术执行的更为优秀,义务兵役制的实行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优秀的兵源,所以我更倾向于此次京沪会战,我们是战术上的失败,战略上的胜利。我们的战略就是要让倭寇分兵作战,拉长战线,加重其经济负担,使之陷入持久战之泥潭,最终击败之,如今,第一步已经完成,让倭寇成功的分兵作战,下一步,就是大量消耗其有生力量。

而倭寇原本由北向南攻击的策略也被我们中途打断,他们不得不分兵在南方和我们作战,北方的攻击力度相对减弱,所以我们也得已有大量的时间重新部署与倭寇的作战方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已经占据了上风,倭寇的战术能力和战争能力是没的说,但是说到战略,他们的目光短浅,而且过于急躁,想要鲸吞我们,蒋百里先生曾言,不畏鲸吞,只怕蚕食,倭寇鲸吞我们的领土,那么治理起来,就会有极大的烦恼,我们也会安排大量的部队潜入敌占区进行游击作战,袭扰他们的后方据点,他们就会陷入两难的境地。所以,只要坚持下去,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肖山令将军点点头,沉默良久,朝着南京城敬了一礼,我也朝着南京城敬了一礼,接着,很多人都随着我们一起,朝南京城默默地行礼。

南京城,我欧阳云海,一定会亲自率军,打回来!松井石根,朝香宫鸠彦,但愿你们能活到那个时候,我要你们亲眼看着,我欧阳云海,是如何把你们全部驱逐出中国的!

ps:肖山令将军其实自戮殉国于下关与倭寇的大战中,未能成功离开南京,其麾下宪兵部队六千四百余人只有区区数百人生还,可见那一战的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