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六章 楚梅见闻(1 / 2)

明末国色江山 巨火 1217 字 1个月前

次日一早,楚梅在柴呈安的夫人和谭岳的新婚妻子陪同下,带着一群侍卫,前往数万人参与建设的宝山港实地参观,朱道临和海军将校一起检阅各部,然后前往基地南边新建的养马场视察。⊥,

经过数月的辛勤劳作,挑选来的500户移民在最南端的20里界河北岸,建起了一座座青砖灰瓦的农家小院,组成了一个倚水而居的村庄。

1,200余名劳动力在数千海军官兵的轮流参与下,以除草烧荒的方式,成功开垦出三万亩草场,抢在初夏季节洒下紫花苜宿、阔叶牧草等三种草种,如今已呈现满目绿色。

朱道临到来时,千余农牧民正在草场边沿挥舞镰刀收割芦苇,逐渐扩大草场面积,不少人家养了鸭鹅、小狗和兔子,沿着界河北岸和小村周围栽种的柳树,随风摇曳,处处流露出勃勃生机。

“我大明设置在江南的最大马场,是溧水石臼湖马场,虽然如今已经废弛大半,地方豪强和各级官员上下其手,但仍有3,000多匹种马存栏。”

“我们于两个月前洒下的三万亩草种,大半是从那里买回来的,刚开始还很担心靠近大海,土地盐碱严重,影响其生长。好在烧荒翻犁去除杂草之后,洒下的种子都发芽生长了……”

“我们军需处马政处的弟兄和几百户牧民认为,这是得益于西面的黄浦江,得益于沿着海岸密密麻麻延绵几十里的芦苇丛,但至今为止,谁也不敢保证能养好昂贵的阿拉伯马,或许引进辽东杂种马和纯种蒙古更好一些。”

军需处长李义泉低声向朱道临禀报。

朱道临心里同样没底,但幕府山下的养马场繁殖阿拉伯马取得成功令他颇有信心:“这样吧。你以海军总司令部军需处的名义,致函北海舰队,要求他们在朝鲜各地的辽东人中,招募一批经验丰富的马倌,然后精心挑选500匹纯种蒙古马和500匹辽东马运回来做种。”

“我再从幕府山下的养马场调来50匹阿拉伯公马,先进行杂交看看……这事儿得慢慢来。不能着急,要培育一个好的马种,至少需要十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急不来的,但我们必须去做。”

众将校频频点头,爱马的史青阳笑道:“青岛基地西面的崂山脚下不是也修建一座养马场吗?那里背靠崂山,水源充足,气候更适合马匹繁殖啊!”

朱道临点点头:“青阳说得不错,崂山下的养马场方圆十里。溪流纵横,气候和土地都比江南这边好得多。”

“再等两个月,青岛港修好之后,数千工匠和劳力就会转到那边修建马圈,开垦草场,争取秋季播下草种,明年春天就能获得丰富的牧草。”

“现在天气还是太热了,等秋天凉爽一些。我就会把幕府山养马场的大部分阿拉伯种马、近半马倌和兽医,送到崂山西麓的养马场。那里将会是我们军队未来最大的军马繁殖基地。”

“不过我可警告啊,本地马场的扩建绝对不能放松,哪怕最后养不出战马,也能为整个江南地区提供大量马匹,值得我们去做。”

入夜,兴致勃勃的楚梅终于回到朱道临身边。进入内室就抱住朱道临,兴奋地说道:

“宝山港太漂亮了,港口规模和东西两侧伸向江心的四道拦沙堤和防波堤非常壮观,比我想象的还要大上几倍……特别是码头上方已经建到三层高的两座欧式大厦,全是长百米、宽四十余米的大型建筑。实在太惊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