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出兵香港(1 / 2)

清末枭雄 雨天下雨 1983 字 16天前

第二天,卡瓦哈米哈五世派出代表,要求赎回被中华军俘虏的战俘,不过这一要求被拒绝了。

稍候几天,双方又是频繁进行了外交接触,不过战斗却是没有再发生。

因为一场火奴鲁鲁海战后,双方都已经损失惨重,根本就打不下去了,现在双方一方面是向各自国内求援,一边进行外交交涉。

当施业志一如既往的和英法美三国的代表进行外交扯皮的时候,郭易上校的紧急求援信也是被送往国内。

这个信息先是被传递到了江户,然后再传回了南京。

当林哲得知夏威夷那边爆发了火奴鲁鲁海战后,已经是半个月以后了!

由于这个年代里夏威夷还没有电报设施,通常而言,夏威夷这边的消息一般会先传递到美国,然后通过再通过电报传递到英国,然后再逐步传递到印度、新加坡、香港、上海,再传到南京。

这年头的电报是属于接力传递的模式,是不可能说在夏威夷拍一封电报,然后南京那边立即就能够收到了。

不过郭易上校自然不可能把消息先传到美国,然后再绕过大半个地球传回到国内,他是使用更加直接的方式,那就是派遣了快速通讯船,直接携带信件奔赴日`本江户,再从江户拍发电报回南京。

帝国自从发展有线电报后,一方面是快速发展国内的电报,另外一方面也是积极加速帝国和国外的电报通讯。

皇室产业和外资联合投资,由皇室产业占据百分之六十股份的的上海电报公司从建设上海-香港海底电缆开始,先后和外国的大东电报局、盎格鲁-法国电报公司等外国的电报公司合作,参与了铺设上海到香港、上海到琉球再到日`本江户的海底电缆。

后续还参与了维护并铺设了香港到新加坡等东南亚沿岸的海底电缆网的建设任务。

这一系列联合的建设由于是和多家外资合作,所以皇室产业也是被迫逐步减低了股份,甚至这个电报公司都已经是改名了。

1865年,上海电报公司再一次进行融资以及改革,兼并了另外三家在东南亚以及印度的电报公司,并改名为‘泛洋电报公司’,主要资本来之于中国的皇家电报公司,英国以及法国的电报公司,皇家电报公司在其中占据了百分之十八的股份,其余股份由其他十多家外资企业分别占据。

经过兼并融合后,新生的泛洋电报公司已经不能算是中国企业了,这家公司的总部是在伦敦注册,公司的行政总部则是设立在香港,经营着东南亚甚至到印度的电报网,嗯,主要是海底电缆为主。

为了争取资本的利益,甚至是垄断太平洋到印度洋的电报业务,该公司已经是决定要铺设一条美洲到亚洲的海底电缆,同时再新铺设一条新加坡到印度再到中东的电缆,构筑一条联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际通信电报网。

不过这种大计划不是一年两年可以完成的!

在这之前,帝国和夏威夷之间的通讯,那就只能依赖专门建造的通讯船了。

所谓的通讯船,就是那种只求速度的船只,这些船只不运载货物以及乘客,只搭载信件。

比如帝国海军专门建造的通讯船,依旧采用风帆和蒸汽混合动力,船体不大,只有八百吨不到,无武装,船体极为修长,而其最高航速高达十七节。

但是真正恐怖的不是它的最高航速,而是它的长时间续航速度,这种通讯船只可以以平均十四节的高速进行巡航,这种速度甚至超过了大部分当代主力战舰的最高航速。

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时间的高速巡航,除了其超大的风帆受风面积,修长的船体外,还和它搭载了大功率的蒸汽机以及众多的煤炭有关。

为了长时间使用蒸汽机进行巡航,通讯船上几乎每个舱室都塞满了煤炭。

这种只为速度而生的船只自然是不可能常规化运用的,其高昂的建造成本,运营成本都不是民间的企业能够承受的,也就只有海军这种冤大头才会去专门建造这种通讯船只。

而当通讯船只把夏威夷的火奴鲁鲁海战的消息带来日`本江户,然后从日`本江户拍发电报送到南京林哲手上的时候。

林哲正在主持一场内阁教育会议!

当他看到手中的电文后,他就是直接扔下了一群内阁成员,然后紧急召见了军方的多位高级将领。

当海军部大臣林达标抵达会议室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居然是来的最迟的一个,施清瑄和徐言青等人都已经是到了。

见林达标进来后,林哲不等他开口说什么迟到道歉之类的话,就是直接扬了扬手道:“既然都到齐了,那么就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