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宗云首领的大野望(1 / 2)

断狱 离人望左岸 1943 字 14天前

宗云心里很清楚,似郭东甲这等见风使舵的软骨头,没有人推一把,想要做出生死抉择并非易事,既然想让他转舵,就必须给他吹一口风,而且还是狂风!

洛阳由古至今都是名都名城,史上也发生过许多战役,而洛阳等大城,但凡将名字留在史书上的大战役,几乎都与围困二字挂钩。

那是因为城中粮食充足,人口又多,可调配的资源并不缺乏,城高池深,想要一蹴而就地攻陷,并不太可能,也就只能三五个月,甚至一年半载地围困起来。

宗云的义军虽然有弗朗机炮,但这十几门炮的射程有限,若是县城府城那样的小要塞,摧枯拉朽地拿下,也是情理之中,可面对洛阳这样的大城,想要靠着十几门小炮就攻破,实在有些困难。

别的不说,寻常小城四面也就各置一个城门,可洛阳和长安等古都,一面就有三座城门,城头上楼垛箭塔不计其数,各种防守军械又齐备,就算是南宋的临安城,也有大大小小十数座城门,而且这些都是旱门,除此之外还有诸多的水门,专门防备战船从水路攻击,炮火想要轰塌洛阳的城墙,必须拥有极大的威力。

似弗朗机炮这样的,只怕要在城下开炮,才能发挥足够的威力,而无法在守军射程外射击,如此一来,就需要大量的步卒来护卫炮车,需要弓手来压制守军的箭雨,作为掩护,才能让弗朗机炮靠近了再射击。

这也就是义军遭遇到的困境了。

他们毕竟没有深厚的底蕴,全仗着一股子冲劲儿,以战养战的他们并没有太多的补给,朝廷方面已经开始施压,任何能够为义军提供补给的渠道,都让朝廷给切断了。

这是他们在逼迫义军,想要宗云接受诏安,也借此削弱义军的实力,以免义军造反起来,朝廷打不过。

没有大后方的支援,义军只能靠掠夺蒙古人来搜集补给,数量上虽然提升很快,质量也跟得上,但补给却成为了大问题。

河南府让蒙古人统治了十几年,地方经济也在汉人官员的管理下,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早已不是战后那种贫困空白的状况。

洛阳作为重镇大城,城中物资堆积如山,本来就是蒙古军队四处征战的后勤补给基地,宗云虽然压得洛阳守军抬不起头,可他们像缩头龟一般死守不出,义军是如何都耗不过的。

在加上洛阳的战略地位,与开封府互为犄角,义军攻打洛阳的消息,很快就会引来开封的援军,到时候两面夹击,义军的处境就更加艰难了。

义军能够势如破竹,屡战屡胜,靠的就是这一股连胜的士气,若在洛阳折了戟,对义军的打击可就大了。

衡量一支军队的真正素质,不是看他们打胜仗的能力,而要看他们能否承受败仗。

只有那些吃了败仗却仍旧能够绝地反击的,才是真正强悍的军队,似宗云的义军这般,成军不久,还很年轻,很有斗志,很有冲劲,打连胜的顺风仗,肯定气势如虹。

他们可以做到屡战屡胜,却无法做到一支真正铁血之师才能做到的,即便屡战屡败,也要屡败屡战,直到取得最终的胜利!

宗云身为主帅,这支义军是他一手创建起来的,即便到了如今,那些加入义军的人,他都必须亲自筛查,绝不容许有人滥竽充数,更由不得细作在自己的军队里浑水摸鱼。

所以他对这支义军的优缺点,也是非常清楚,正是清楚义军无法承受败仗,所以宗云才冒险入城,一旦拖下去,义军只能铩羽而归!

虽然演绎和戏文里经常出现这样的情节,古时作战,有无双勇将,于乱军之中横冲直撞,四处冲杀,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但现实之中,匹夫之勇在军中是行不通的。

想要凭借一个人,改变正常战役,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可以说是万中无一的。

宗云另辟蹊径,剑走偏锋,义军也跟宋军,或者蒙古军都截然不同,他们甚至采用杨璟的军纪管理法子,推行很是前卫的练兵方式,但这样做也直接导致宗云的战略观念,比其他将领看得更远。

他跟杨璟一眼,心里很清楚,刺杀敌将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付出的代价太高,尤其是主帅亲自出手去刺杀敌将。

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蒙古军队的管理制度,确立了将帅毋庸置疑的权威,以及对军队的绝对控制。

在这样的情况下,刺杀敌将,价值也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再者,也忽盖是个自大狂,又以残暴冷酷的铁腕治军,为了压制郭东甲等汉军以及新附军的将领,更是将军权捏得死死的。

眼下宗云已经搞定了郭东甲,刺杀也忽盖,也就值得去冒险一试了。

街道上的守军行色匆匆,他们根本就没心思理会宗云这样一个道人,即便有人拦下盘问,宗云也早早做足了准备。

早先他北上哈尔和林,听得杨璟懂说蒙古话,回来的路上便抓了一个汉人通译,回到两淮之时,蒙古话已经说得很流利了。

作为主帅,他必须懂得蒙古话,如此才能够做到知己知彼,盘问的士兵见得他说起蒙古话,自然不会再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