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惊人手法(2 / 2)

相宝 炎宗 2117 字 9天前

顺便再看看坩埚内熬制的纸浆,用筷子挑了挑,粘稠的如同米粥一般,差不多了。

又冲桌子上拿过几瓶配料,倒入坩埚内,然后用筷子,疯狂的搅拌。

等纸浆颜色均匀后,卢灿拿起清水浸泡的排刷,蘸了一笔纸浆,在一张宣纸上画了一道痕迹,新纸浆凝固的很快。颜色白中带黄,与高老那幅字的纸质已经有八/九分接近。

卢灿点点头,还算满意。

接下来就是劈纸了,这是今晚工作的重头戏!

揭开蒙在字幅表层的棉布,用手按了按上面的墨迹。很好,墨迹同样在闷画的过程中沁入画纸更深,这样一来,被揭开的下层画纸,同样墨色饱/满。

又用手搓了搓字幅的两个边角,很蓬松,可以下刀。

卢灿拿起另一柄刷子,蘸了点小盏中的蛋白和明矾混合的保护液,在画面上重新涂上一层。这样一来,即便是劈纸过程中,表层有轻微的破损,也无关紧要,另外表层的墨迹不会晕散。

劈纸的第一刀非常关键,它决定了两幅纸张的厚度,也就决定下面一层的墨色/情况如何。通常会选择距离表层三分之一处开始下刀,这是为了保障下一层墨色的充足。

郑光荣此时已经忙完,手中毛巾不停的搓揉,此时,他手中的珠串,带有点黑色沉积素,像极了老货。

老翻新,新仿老,于德海再要鉴定出来,真是见鬼了!

可他的心思完全不在手中的珠串上,而是,盯着眼前神奇的一幕。

卢灿右手刀片,下刀飞快,很像屠夫割肉,左手是火筷子挑着割开的那一层画皮。

对,就是画皮!这就是郑光荣最直观的感受。就如同从这幅字中,剥出一层皮的感受。

卢灿右耳朵上还夹了一根长针,那是挑针,用来挑出宣纸中间的长纤维。

宣纸是模压成型的,纸质中通常会含有不少由内而外的长纤维。这种长纤维不能割断,割断后很容易露出劈画破绽,因此只能用挑针,或归上层,或归下面。

总之,他的速度很快,这幅宽六十公分,高一米二的竖幅字画,也就半个多小时,被他生生的一分为二。

“郑叔,搭把手!”卢灿用长筷子,挑起表层的画皮,声音有点疲惫。

“欸!”早已经惊呆的郑光荣,慌忙将手中的珠串放下,准备接手卢灿手中的筷子。

“不是,您帮我牵着两角,我需要将这幅画翻过来,平摊开来。小心点,纸很薄。”

两人小心翼翼的将表层字幅翻过来,其实因为刷过一层蛋清及明矾的混合液,纸虽薄,但韧性还是很强的。

卢灿将坩埚中的纸浆端过来,用排刷,在表层画的背面,快速补浆。补浆是为了增加厚度,使揭画厚度与原画厚度一致。

至于说补浆会否引发褶皱?这不用担心,表层还有蛋清凝固着呢,即便有轻微褶皱,稍后在定帧装裱时,还需要过一遍炭火熨斗,所有褶皱都会被犁平。

最后只需要揭去表层的蛋清保护膜,然后视情况是否需要补墨,填补点墨色,一般表层揭画,是无需补墨的。

补墨一般放在下一层,譬如这幅表层画隔壁的那幅。

底层画的处理方式不一样,先需要蒙布上熨斗走一遍,目地是将劈纸是带起来的纤维重新压下去。其次是上白芨和明矾混合胶,使其固化,让底层揭面成为一张平整的纸面。

天亮时分,卢灿和郑光荣面前,摆放着两张一模一样的字幅!

字迹、墨色、落款、纸张、厚度、钤印、装裱,完全一样,如同孪生兄弟一般。

郑光荣呆若木鸡,惊为天作,手指在两幅画之间,移来移去,嘴中不停的嘟囔“这…这…这……”

很好!卢灿对自己的手艺很满意,嘴角漾起一丝微笑。

嚣张的老于头,我看你怎么鉴定?

……………………

对不起,劈纸,我没亲眼见过,但总感觉和装裱揭画差不多,瞎写的,切勿当真!!

本书首发书海小说网,请大家来支持一二。

好不好另说,每天三更万字,真的挺累。

可是成绩呢?让人寒心,截至目前,八十三万字,收藏五十、跟订二十。

让我写得都没什么动力!

如果大家觉得这本书,还有一读的价值,请来这里支持正版,支持火火一把!

大家的支持,才是本书不太监的前提!

再度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