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2 一时氪金一时爽(2 / 2)

医者无眠 真熊初墨 1267 字 15天前

黄天赐左手拿着手机,把微信聊天的每一个小红点都消除。他有轻微的强迫症,只要有一个小红点在? 他就不舒服。哪怕是水群的消息他看也不看一眼? 还是要点开再关上。

毕竟是神经外科的大牛主刀医生,操作的精准性与迅捷程度不用多说,几乎一眨眼的时间十多个群聊都被黄天赐打开? 然后关闭。

可点完之后黄天赐没等关上手机? 一个群再次出现小红点。

黄天赐怔怔的看着屏幕? 感觉有些奇怪。一般来讲职业群里很少有人说话? 今儿这是怎么了?

几秒钟后? 他点开一个叫做“华山论剑”的群? 仔细看起聊天记录。

【加州理工的 dorit kliemann博士在论文里描述了大脑半球切除术后的情况,他说的大概意思是大脑并没有丧失功能,而是保持着‘高’性能。】

【有关于大脑的研究还是少,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认知学专家 marlene behrmann受邀请参加过大脑半球切除术的研讨会,他认为——这就像你需要乐队里所有不同的成员一起演奏? 才能演奏出同步、连贯的音乐。

而现在就像是大脑中原本专门负责吹小号的部分? 与乐队的其他成员进行了交流? 并承担了演奏打击乐器的额外责任。这些人的大脑网络似乎是多任务的? 而不是我们从前理解的单线程。】

一连串的专业术语满满占据了聊天框,黄天赐看了足足三分钟才看完。

竟然在讨论大脑半球切除术?这种手术有什么好讨论的?难度比天高,从1928年第一例手术完成到现在? 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全球一共做了多少例类似的手术?

有1千例么?

够呛,黄天赐并不知道具体数字,但是他知道大脑半球切除术风险极高,哪怕是在欧美都很少有医生涉足这方面的研究。

欧美都没人做,国内是哪个愣头青准备一头扎进去研究呢?

黄天赐笑了笑,他并没在意。在他的脑海里,已经预见到了那名愣头青医生被患者家属告到三观尽碎的悲惨样子。

风险这么高的手术,国内的医疗环境根本不适合。

哪怕是手术术式已经成型的胶质瘤手术,黄天赐最开始也小心谨慎、如履薄冰。

真是傻大胆,黄天赐笑了笑,准备关闭手机。

没等他关机,“华山论剑”聊天群里又一次有人说话,说话的人黄天赐很熟悉,是魔都一位神经外科界的大牛。

【手术难度很大,但是手术恢复似乎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悲观。】

【据 2013 年的一项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 1997 年至 2009 年之间进行过半球切除术得 186 名儿童历史数据和分析这些儿童长期功能结局,发现 83%的患者术后能够独立行走,70%的患者拥有令人满意的口语能力,而且大约有 20%的患者在成年后找到了有收入的工作。】

他要做大脑半球切除术?这可是神外的禁区术式。

黄天赐怔了一下,下意识的手指滑动,开始寻找之前的聊天记录。

很快,黄天赐就发现是那个一生之敌准备进入神经外科的禁区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