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她不说这些,以秦放歌对音乐的理解,这些普遍的道理他都懂得的。像在这段,他用速度缓慢但却是不断的轮指表现如泣如诉的旋律,像是描述人们走在丝绸之路所遭遇的种种艰辛。他同时在慢轮的大线条突出“点”的重音,使得音乐内涵也更深刻。如果只有“线”没有“点”不会给人以震撼的感觉,音乐变得平乏,失去光彩。在琵琶演奏,根据音乐的具体需要将“点”与“线”完美地结合,使音乐既优美又流动,又能表现出琵琶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是一位琵琶演奏者水平高低的判断标准之一。
至于音韵美,秦放歌接触民族音乐这么久,也深刻了理解到,这其实是个模糊的概念,但却是国民族音乐的灵魂,也是区别于世界其他音乐的关键。这样的音韵,其实也只能通过听觉来感知。也完全可以说,“韵”是演奏者审美情趣和演奏风格的体现,演奏者对音乐的感受不同,所表现的音韵也有所区别。
而具体到琵琶这件乐器,演奏这种美好的“音韵”是如何产生的呢?主要是在右手弹弦后,左手立即作吟、揉、推、拉、绰、注等技法的配合,使乐音的余音产生各种变化。
但由于发音余音短,如果不注意保留,余音很快会消失,而没有余音不能产生“韵”,所以保留和美化余音成了每个琵琶演奏者都必须重视的问题。秦放歌在弹琵琶到时候,再天才也不能违背物理规律,他从来也都是扣细节,利用这些规律演奏出更动听和震撼人心的音乐来。像现在,哪怕观众只有陈天虹一个人,也并没有妨碍他继续琢磨深研,在袅绕余音,也下足了功夫。
这样使单一的声音产生色彩变换,运用技法来延长余音,可以形成“韵”,也是说发音后余音所产生的细微变化是“韵”。也曾有前辈对“韵”作了如下简洁的说明:“夫音韵者,声之波澜也”。
而在琵琶音乐,这样“韵”随处可见,秦放歌在抒发哀婉凄楚的情感的时候,运用了不同速度和音高的拉弦来表现人物情绪的变化,配合推、拉、吟、揉、打、带等多种左手技法来表现丝路旅途人物内心的惆怅。再加他演奏出来的音色富于变化,音乐形象生动感人,感染力以及艺术价值都大大的提升了。这些也都是陈天虹在近距离欣赏他演奏琵琶的时候,所学到的东西。
当然,秦放歌的演奏,也不是什么都值得学的。这家伙似乎特别吝惜自己的表情,这和陈天虹黄静她们这样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和养成的习惯可不一样,她们还是更追求神形兼备。
有过丰富的音乐表演经验,陈天虹也更明白,不同的演奏状态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音乐内容及情绪来。像秦放歌这样,演奏状态不变化,却依旧演绎出丰富多彩,震撼人心的音乐来的,毕竟只是他自己。
对她们这些演奏者来说,演奏时候的神态和气势都是特别重要的,王紫梓说得更夸张,“不管演奏好不好,形象一定要漂亮!”
舞台为什么能激发演奏家们的状态,其实是因为演奏家们心底的渴望,万人瞩目的舞台,能激发演奏家们的演奏状态。有了状态,才能把演奏者真实的情感表现出来,不恰当的演奏状态则会破坏音乐的整体表达。反例也看得多,过分夸张的举动或许自己会很嗨,但对观众而言,却是一种折磨。如被誉为表情包的周佳,他自己是真的嗨了起来也沉浸在音乐,但对很多观众而言,却特别容易出戏,甚至干脆不去看他,只听他的音乐好,最好连他的形象都不要联想。
琵琶演奏者们也都一样,琵琶作为一种表演艺术,要做到表里如一、形神兼备格外重要。这点不管是陈天虹,还是王紫梓黄静,她们都坚决不学秦放歌,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惯,她们也不打算去改,这能表现她们对音乐的理解,也方便她们代入感情,在把握音乐风格的前提下,用心感受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用真情实感来表现音乐,这样的音乐是最美丽的。
当然,也有非常重要的一点,这同样是展示她们美丽的光辉时刻。
民族音乐的美,不光要讲究内涵,外在形象也是格外重要,也被她们所不懈追求的。
这会秦放歌的演奏,在陈天虹看来,简直完美得无可挑剔。快速、干净、有力细腻、丰富、自如。似乎一切美好的形容词,都可以用在他身。
他的演奏自然而有爆发力,像是随手拈来般自如。他的演奏风格细腻而丰富,演奏清晰流畅,乐曲的情感诠释更是天下无双。
除了这些大而化的赞誉之词外,陈天虹也格外关注他演奏的音乐内涵,不过毕竟是第一次听,现在也只是领略其的皮毛。单琵琶演奏而言,“美”的内涵包括很多方面,琵琶演奏的“美”体现着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审美观念,表演讲究含蓄、朴素、自然、和谐,追求一种高尚的气韵和意境。
秦放歌的这首钢琴协奏曲,虽是通过琵琶来演奏,但内核底蕴以及艺术思想,还有更值得细细研究的作曲手法,都还是经典钢琴协奏曲的标准。
对这方面的研究,陈天虹可差了不少,她可不是滕舒婷那样作曲系的,作业都是于此相关的。什么曲式结构分析,和声,和弦,织体,节奏,对位手法等等。
但她音乐欣赏水平并不差,也深刻感觉到他用这首曲子所营造出来的一个结构庞大的,气势恢宏,史诗级的音乐世界。说绝不好听的话,即便是灌水凑乐章,也得有那么多东西填充进去才行。抓了陈天虹去的话,那是打死她都没办法完成的。
不过她觉得作曲家们似乎也都不会对自己的音乐作品,做出最明确的说明,像秦放歌的这首钢琴协奏曲,能写明是丝绸之路的主题,已经相当不错了。作曲家们都更习惯留给其他演奏者和观众们自行想象和创作的空间,可能他们觉得这样,音乐作品的生命才更会长久。当然,也有人恶意猜测说作曲家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具体想要表达什么东西。
陈天虹自然是不会这么看的,尤其她还有幸在全世界人们之前,提前欣赏到这样一首尚未公开演出的音乐作品。还是单单只为她而演奏的,用的还是她最心爱的乐器琵琶,完美符合她对他的期望。
秦放歌这半个小时的琵琶演奏之后,只留下袅袅余音在小教室里回荡,如同幸福美满的感觉充盈在陈天虹的心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