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天地为之震动(1 / 2)

“兔崽子,有点良心不假,通篇骂朕,最后写这么两句好话顶个屁用?”

在高士奇的解释下康熙终于给自己内心里找了安慰,若是胤禛真的说他自己是丑恶,那就是说要亲自动手收拾一下临汾官场,这也合情合理。

毕竟马齐的奏折里面详细的描述了山西官场的现状,康熙也知道很不乐观。

将马齐的奏折看了两遍康熙递给高士奇,高士奇也仔细的看了两遍,内心里深深佩服这位同僚的心思。

文章中没有一句为胤禛辩解的话,全都是说马齐自己倒了临汾后遇到的种种困难,什么官员一夜之间都生了寒热重症,什么朝廷要打仗了,跟救灾发生了冲突,军粮很重要,臣一定保证军粮供应。

这分明是在指责额必锦把民仓粮食私自纳为军粮,高士奇总结了一下,眼睛里升起光彩。

“皇上,既然四阿哥说自己要变成丑恶去打造一下临汾官场,皇上不若听之任之,四阿哥也成年了,临汾那里有费扬古和周复兴震慑料想出不了大事,这边让马齐多多将山西的事情奏报一下,若是四阿哥真的遇到了麻烦你作为父亲再出手也不迟!”

“再说这次去的是三个皇子,哪怕是山西的差事办砸了也算是给他们提了个醒,万一三位阿哥天纵奇才将这平阳府收拾了,也证明天佑我大清,天佑皇上,不过这粮食……”

不断观察康熙的脸色,高士奇用不疾不徐的声音说道,随着高士奇的诉说康熙的脸上终于出现了笑容。

“那就按照老师的办法办,朕就不说什么了,四阿哥在京城就是倒腾粮食的高手,这次朕就坐在这里看着,看看他怎么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变出来粮食。”

“老师你足智多谋,马齐守成有余,很多时候不如老师,若是老师认为马齐做的不好可以适当的进行提点!”

这段时间高士奇旁敲侧击奏报关于山西的事情康熙已经心里有了警惕,再加上额必锦擅自改变民仓入军粮,康熙隐隐感觉到山西的事情没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思前想后还是让高士奇暗中帮助几个皇子,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

高士奇怎么会不知道皇帝的意思,答应一声利用自己的渠道写了一封信给马齐。

“刘大人,记住一定要注意房屋的质量,明年朝廷还要对外用兵,料想这里的情况不会改善太多,按照我的估计百姓要在这里住宿至少五年,我们的房屋绝对不能出任何问题!”

十五天后张胜出现在工地上,单手用力推了一下木克楞的墙壁嘱咐道,刘棨低声应对。

十个区域张胜走了九个,中午的时候正好赶上百姓吃饭,煎饼的香味传到鼻子里,张胜和随从一帮人也排队领取煎饼。

“四阿哥,您怎么在这啊,下官准备了饭食!”

刘棨慌慌张张跑过来,望着张胜领取了煎饼和海望等人坐在地上一阵着急,因为穿着便装,再加上一上午弄得满身灰尘,张胜等人看上去和百姓没什么区别。

“不用了刘大人,这煎饼味道不错,给刘大人拿一套!”

海望给了煎饼张胜给了葱,刘棨握在手里眼泪手快下来了。

堂堂的皇子坐在这里和百姓们一起吃煎饼,谁会相信?刘棨眼睛湿润了。

“四哥!”

穿着便装的胤祥也恰好赶到,见到张胜坐了过来,张胜给了一张煎饼,众人并排坐在这里,周围几个刘棨的随从相互递了个眼神都从对方的目光里看到了震惊。

“刘棨,你不想活了吗?让两位阿哥在这里吃煎饼,这件事传到皇上那里你是抄家的大罪……”

正在驿馆等待张胜回去吃饭的马齐因为等到时间太长也赶了过来,看到张胜和胤祥坐在地上和百姓一起吃煎饼顿时火就上来了,心脏狂跳十万六千下,心道这件事传到皇上耳朵里自己降三级跑不了。

天家贵胄都要面子,康熙每顿饭即便是吃豆腐也要吃小磨豆腐,根本不是寻常人家的什么大磨磨出来的。

即使是青菜也要是宝生林里面精选的,这就是天家的威仪,若是让皇上知道了自己儿子跟随某个大臣出来办事吃寻常百姓的饭菜第一印象就是这个大臣无能。

“马大人,小题大做了,不就是一顿饭么?百姓能够吃的东西我胤禛也吃的,再说了煎饼很好吃,在少林寺我什么苦没吃过,还在乎这点玩意,老十三给马大人卷一套!”

并不知道马齐的想法,张胜指示胤祥给马齐弄了一套煎饼,马齐愣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皇子给做饭这件事传到御史言官那里也是大不敬。

可是看四阿哥的样子不准备走了,自己该怎么办?一时间马齐陷入两难境地。

张胜在公共饭食区域和百姓一起吃煎饼这件事随着马齐的到来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不到一刻钟就传到了钦差府邸,正在喝杏花村的胤祉酒杯啪嗒掉在地上。

“胡闹,快点带我去!”

匆匆穿上官服胤祉冲向第五区,到地方的时候很多百姓正在给张胜手里送吃的,好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跪在张胜面前正在感谢。

“老人家您快起来,比我父亲岁数都大,你再跪着我也得跪下去了,我们做的都是应该的,大家心里别有什么负担,陈胜武广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你们选择了我们这些人来管理国家,你们挨饿是我们没做好,我们做好了是本职工作,你们不用感恩戴德……”

内心里一直都是来自后自己时代的民主集中制思想,这种思想已经深入骨髓,即便是掩饰都掩饰不住。

“四阿哥,我们一家老小都感谢您的救命之恩,没有您我们家里三口人都饿死了,孙子过来磕头,快点给我们的救命恩人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