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太师所言,哪位皇子,才是储君的最佳人选?”
帝王冰冷却不夹杂丝毫情绪的声音沉沉响起。这着实令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皇上这意思,是松口了?
欣喜划过众有所期待的朝臣心里,几名皇子心里也骤然有些激动。
老太师面色不变,道:“依德、依功,皆自有定论。”
他想起萧瑾岚前不久给自己传信,让自己提起侧面鼓动朝臣,催促皇帝立储。此事于他而言并非难事,只是有被帝王盯上的风险。
不过既然萧瑾岚说并不需直言哪位皇子,他这份风险便可降低。
如他所料,帝王听闻此言,心里计较着老太师是否因着六皇子侧妃,而打算站在六皇子身后的顾虑,才有了些许消散。
德与功,与那常年耽于享乐的穆子安都没关系。
他重新理了下情绪,沉沉的深幽眸光转向其余的朝臣,忽然勾起唇角,似笑非笑地道:“太师所言不错,那么,众卿以为,几位皇子中,谁人更能担起功德二字,入主东宫?”
此言一出,众臣的心顿时不平静了,皆下意识地抬眸,与各自阵营之人相对视,在彼此眼中皆看出了意思,或犹豫,或果断。
“四皇子多年来在京都常负盛名,多次在朝堂上进言,仁爱百姓,足称‘功德’,此外,四皇子乃为皇后所出的嫡长子,在祖宗礼法上,东宫之位,四皇子亦当之无愧。”
皇后的生父——宁国公率先上前一步,弯腰开口,语气恭敬而果敢,仿佛是理所当然般,充斥着隐晦的压迫。
众臣虽摸不清帝王究竟是否真的要立储,但该说的,还是必须要说。便是大逆不道,引起帝王不满,也非说不可。
此时既然有人开口了,其余蠢蠢欲动之人纷纷开口表明自己所支持的皇子,其中声音最盛的,便是四皇子一派。
站出来的说话的人本就不多,五人中便有三人是支持立四皇子的。还有的不说话,只站在他们身后,在四皇子一党站出来时,跟着往那队伍一站,道:“臣附议。”
一眼望去,竟是快有一半朝臣站了出来支持穆子奉。
正所谓法不责众,他们这位帝王纵然喜怒无常,手段颇为狠辣,但也极为克制,不似那暴君作风。他们头戴官帽手执权柄立于此处,虽处处卑微伏地,但却亦能左右帝王的重大决定。
除非帝王铁了心不要名声,不惧后世史书。
他们此番便是想让帝王知晓,四皇子才是众望所归,于情于理,太子之位,东宫之主,都该是四皇子。
老太师垂着眼眸立于一侧,目不斜视,只心道,宁国公仍旧过于急躁了,无论他们四皇子一派怀着什么心思,此情此景,物极必反。
或许宁国公是看见自己宁愿惹得帝王发怒也要提出立储之事,是有预谋,故而急躁地想要强行逼迫,将四皇子置于帝王跟前。
却忘了,此举也将四皇子的野心明晃晃地摆在众人面前。
如此大片的支持,或许在多疑的帝王看来,无异于明目张胆地挑战他的权威。